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[文化]當代娜拉的習題



 影片出自衛報網站:
Nora, now: A Doll's House film for the modern world

前些日子,因為Yahoo!新的執行長Marissa Mayer接下工作不久就要去生小孩,不知怎的,「女性是否能兼顧工作和家庭」這個老話題又再被提出,Facebook營運長Sheryl Sandberg在TED的演講點閱次數滿載,Anne-Marie Slaughter的文章標題更點出許多人的困惑:Why Women Still Can't Have It All? 

與上上個世紀的女人相比,這個世紀的女人,有極高的比率能夠投票(在BBC前陣子的影集,Parade's End裡有很多關於這件事的描繪),對婚姻和情慾有自主權,還有不讓鬚眉的教育程度,但女性真的快樂嗎?真的能夠得到所有她們想要的嗎?

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,演講和文字的威力,或許都比不上這支向易卜生的「玩偶之家」致敬的短片,或許,這也是藝術和表演的魅力?

不若易卜生筆下,十九世紀末的娜拉,這位二十一世紀的娜拉,有自己的工作,辛苦地在員工和妻子、母親等三個角色中維持平衡。她不是頭銜響亮的營運長,她是每日每日穿著球鞋通勤上班,在包包裡帶著高跟鞋,學會迅速完妝的上班族,平凡地就像身邊的人。

從導演Carrie Cracknell的文字中,赫然發現原來玩偶之家這故事,設定在百餘年前的挪威。印象中我看過的現場演出版本,是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 2006國家劇院的演出。歐斯特麥耶的娜拉像金絲雀活在美麗的鳥籠中,結局卻出人意表地反抗了。

經典文本隨著時間過去,不斷詮釋改編,如果每個世代的女人觀後都感戚戚焉,是否表示這問題依舊沒有最佳解?

娜拉出走之後,下一步要去哪裡?

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[文化]The Queen: Art and Image

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的 The Queen: Art and Image 展覽,是2012慶祝女王鑽禧活動中,感覺比較安靜的一個。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收藏有許多皇室人像,不過幾次前去,都是趕著看特展,還沒機會好好看常設展。

先前在V&A博物館也看過Cecil Beaton的一系列王室照片展覽,還展出女王親筆寫的感謝信,還有Beaton自己的日記,有一些照片是重複的,尤其是女王抱著剛出生的安德魯王子(他似乎是史上隔了幾十年後,是「媽媽在當女王」時出生的寶寶,想來應該隔很久,畢竟上一個在位的女王是維多利亞女王,然後查爾斯跟安妮公主出生時,伊莉莎白二世也還沒即位),相較於V&A展覽多單純以時序呈現照片,NPG的展覽還將女王登基至今,其個人作為文化表徵,與英國社會的變化相連結。

有些事情習以為常,便覺得理所當然。例如鈔票、硬幣,還有英國各個大使館要懸掛的女王肖像,都是每隔十年左右要重拍的,攝影師拍出來的作品,當然得經過女王核可,才能使用。想以前台幣上頭的人如孫中山、蔣中正,都是早已故去的人,也就沒有「硬幣上的人像會隨時間變老」這種事。不過,在展間裡看著她從年輕到老的紀錄,想想她作同一分工作做了六十年,真的是很了不起。

展覽裡黛妃結婚當天後台的一張照片,算是世紀婚禮中,很可愛的一張照片。花童不小心跌倒了,而身為新娘的戴安娜,是花童的幼稚園老師,彎下腰來看看她,而女王具有威儀地站在一旁。作品旁的解說牌,說這或許是80年代皇室焦點轉移的象徵--年輕貌美的黛妃,從結婚那天起就是眾人矚目的焦點,狗仔追逐的對象,直到1997年的那場車禍。

九零年代起,以女王為主題創作的作品也見多元,不見得都描繪女王美麗的一面。如Lucian Freud的女王像,呈現的便是她逐漸衰老的面容。另一幅巨型畫作則以馬賽克的方式,用上百張黛妃的小頭像,拼貼出女王的肖像(見此),網路上還可以看到這位藝術家Kim Dong-Yoo的其他作品。

經過了一個熱鬧的夏天,女王的鑽禧慶典在游船音樂會中落幕了,然後是精彩的奧運,女王化身龐德女郎的進場短片,仍是我現在白看不厭的娛樂。趕在展覽結束前一天看了展,步出NPG的時候,不知為何有點落寞呢。

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[文化]英國的烹飪節目

我在英國的興趣之一是看烹飪節目(一點也不讓人意外的愛好),忘記是怎麼開始的,大概是想多煮些新菜順便學料理英文吧,先前看《美味關係》,很喜歡Julia Child的電視名廚故事,出國前就知道的,大概就是Jamie Oliver跟Nigela Lawson,除了他們兩位之外,我跟我室友還喜歡看Nigel Slater,即電影《Toast》的主人翁,他本人還在片尾出現;由前模特兒轉行的Lorraine Pascale,還有巴黎小廚房的Rachel Khoo,以及米其林二星主廚Raymond Blanc;後兩位專長為法式料理。

忘記在哪看過報導,英國的食物有著惡名昭彰的名聲,卻有數量極高的美食、烹調節目,不知是否想極力扭轉這個刻板印象兼改善飲食文化,鼓勵觀眾動手做,幾乎每個節
目都強調Simple, Easy, Delicious,大概扣掉你洗碗的時間,一個菜可以在半小時內做好上桌,要不至少也可以在半小時內進烤箱,對照動輒要作上四五個小時的紅酒燉牛肉,這些新式英國食譜還不難做,並且常鼓勵觀眾在家裡可以找替代品,或是上超市買已經準備好的半成品,例如已經橄好的派皮,或是就算用高湯塊也沒關係。大概是要克服人們的惰性,怕食譜太複雜會讓他們投向Ready Meal的懷抱。(說到這,我就不太欣賞Jamie Oliver之前出30分鐘食譜的宣傳片,告訴大家得先準備ABCDE各種器材,算算買下來也要好幾十鎊,很容易就打退堂鼓了吧

觀察不同節目的拍攝手法,還有名廚的個人風格也是有趣,例如Nigella,常坐Black Cab上街買菜,她的新節目Nigellissima還時不時穿插義大利語,或是口語用非常難的形容詞,被一些評論家小酸了一下,馬上有各執一詞的網民出來附和、捍衛。Lorriaine Pascale則是騎著在倫敦也不多見的偉士牌摩托車,充分顯現時髦年輕感XD 看到目前為止,大概只有Nigel Slater提著購物袋,走路上附近的蔬果鋪、魚舖肉舖的購物方式,是我們兩個可以效法的。

另外一點則是可以看到食譜的季節性,夏天的時候超多免開火沙拉輕食,這陣子就會出現一些comfort food,或是當季的食材,像Nigel Slater就介紹用Swede代替馬鈴薯作mash,室友說他沒吃過Swede,其實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做,所以選擇性忽略它,如果不是看節目,大概也不會激起我的好奇心。妙的是,節目裡絕少出現廚師上超市的場景,大抵也是想鼓勵人多去獨立商店購物吧,其實獨立小店有時候還比超市更便宜啊。

看到目前為止,甜點類是Raymond Blanc的比較精彩,我倒是還沒做過Rachel Khoo的食譜,Lorraine Pascale的鹹食容易上手也省時,Nigella用的食材偏貴,而且常用大塊的肉,我們兩個人也吃不完,最常讓我們看得點頭如搗蒜想如法泡製的,是Nigel Slater的食譜,尤其「打開冰箱有什麼就拿來隨手變化」還有「隔夜菜變身」(我自己亂下的標題)的概念,深得喜歡作剩菜料理的室友所好。

我非常欣賞BBC網站在節目播出後可以上網找食譜的作法,雖然因為廚師未來有出書計劃,也不會每道菜都上刊,但內容詳盡,搜尋容易,還有烹飪技巧短片教學,給了英國飲食新風貌。先前台裔廚師Ching-He Huang受英國外交部邀請拍英國印象短片,她說英國人對飲食有open-mind,願意嚐試新東西,挺是有趣。先前她跟另一位名廚Ken Hom到中國拍飲食文化紀錄片,也有不少創新的食譜。老實說,看了這麼多飲食節目,那是我看得最飢腸轆轆的一個。

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

[日常生活」之水電瓦斯絮叨

在英國的電跟瓦斯有數家供應商,前兩天,有一千兩百萬戶的英國電氣(British Gas)宣佈要調漲了,在地鐵上看到免費報頭條,讓我一出站就趕緊抓一份來瞧瞧,再找出賬單來比對費率,冬天到了,又是賬單爆炸時。因為已經搬了兩次家,外加陸續有朋友來來去去,前陣子發現我居然有個長達數頁的Before/After move清單,自己看都覺得我真是個囉嗦到無以復加的人。

電費跟瓦斯費的計算方式各家不同,依照燃料與計費方式又還有細項,簡直比學術引用格式還要複雜,我們選定無紙賬單、每月自行讀表上傳讀數、從銀行自動扣繳的方式,每月可以省下至少6%的折扣,英國電氣還附贈一個監控器,一端接著電表,一端放在可見處,可以隨時監控家裡的用電量,也是因為這樣,我們才意識到煮水壺跟電鍋吃電量大。(也算是一種後知後覺吧)這個監控器也讓我們會試著改變一些用電習慣來省電。

之前最讓我訝異的,是英國電氣還提供客戶免費改善房子保暖的服務(insulation),有些老式房屋的閣樓是儲物間,往往是暖氣外洩浪費的禍首之一,可惜我們住過的房子在結構上不符需求,所以沒能申請。有人提供免費服務讓你省賬單,多好!有趣的是,最新一期的Monocle雜誌上,提到英國政府的一個大眾行為學智庫小組,發現申請免費insulation服務的人偏少,原因是「想到要把閣樓清空以便施工就累」,那乾脆好人做到底,順便來提供「免費清閣樓」服務,來推廣insulation服務,整體來說,國家的能源支出也會減少。

除了燃料之外,倫敦的水都是泰晤士水公司負責,隨著房屋地區不同,有的有水表按度數收費,有的沒有,那就每月收一筆固定費。先前搬家時傻傻的,還跟客服確認「真的沒有水表嗎?」客服沒好氣地回我:「小姐,就算你把水龍頭24小時都開著,我們每個月還是收同樣的錢!」我猜想她在電話彼端恐怕很想翻白眼。某次上網,發現水公司贈送免費省水工具,居然有個「淋浴計時器」,小小漏斗附個吸盤,希望你每次洗澡可以控制在四分鐘內。

這些免費服務/贈品讓我大開眼界,想想,節約能源,聰明用水這些事,平常容易無感無覺,鼓勵、趣味的免費贈品,說不定更容易讓人接受,進而改變行為?